早就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戴眼鏡的,反正不是國小就是國中開始,前前後後也戴了將近10隻的眼鏡,這樣一路到大學為止,因為配眼鏡的主導權都不在自己,總覺得戴了眼鏡後變很痤,所以平常都戴隱形眼鏡,私底下不見人的時候才戴眼鏡,等到大學後自己去配的眼鏡似乎也不太高明,所以還是以隱形眼鏡為主,真正丟掉隱形眼鏡是從大概3年前配的Silhouette超輕鏡架開始,我想是因為這支鏡架構造特殊,戴起來斯文有型,以及長久以來早厭倦了隱形眼鏡的麻煩與不舒適,從這支Silhouette開始讓我對眼鏡有了些不同的想法,開始重視眼鏡對我日常生活乃至於外型的影響,也因此開啟了我接觸日本手工眼鏡的契機,在我還有記憶的鏡架中,不是鈦合金就是純鈦的,反正共同的特點就是輕量的金屬框,根本沒想過有朝一日會配戴這種看似厚重的塑料框,世事難料,在網路上作了些功課,到實際敗及戴了些時間後,我發現我是真的愛上這種手工框了,愛上的除了那質樸無華特殊的造形魅力及鏡架本身精緻溫潤的質感外,更愛上「賽璐珞」這個特殊才質及日本那種窮盡一生發展專門技術的職人工匠文化,感覺我戴上的不只是眼鏡,更是背後那一段段的故事。
▲正視圖
▲「正義作」Demi玳瑁紋路散發出溫潤質樸的色澤與觸感
▲「手造」、「七枚蝶番」
「七枚蝶番」的鉸鋉困難之處在於要準確計算及以手工調較眼鏡的正確角度,令眼鏡較位開合時可以平順展開,而另一方面又要量度外側框面與框腳的交接處,令接合時可以呈現最完美的接合位和另較位鏍絲不容易鬆脫。枚數越多我想難度相對是愈高的,目前好像也還沒聽過有超過7枚的了
▲前視圖
▲後視圖
上面的照片都是用今天剛買的黑色壓克力所拍出來的,除了營造出單純的背景,鏡面質感的倒影似乎也為商品本身提昇了不少的質感,嗯,真的還不錯用,買的是60cm x 60cm x 50mm的尺寸,因為看網路上的鄉民買的這樣尺寸至少都500元以上,一聽到老闆報價300元,馬上就毫不遲疑的帶回家了,好用是好用,可惜太大不太好收納,且鏡面怕刮不好保養
▲著用圖-1
▲著用圖-2
▲著用圖-3
▲小竹長兵衛 T301-5,鏡框略大,一樣的溫潤色澤,戴起來更加的復古樸實,已列入我的Desire List敗家清單裡,圖片引用至金子眼鏡的特刊,果然專業的拍起來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http://www.boq.jp/special/2008/kaneko/index.htm
我想這付眼鏡帶給我的除了外型上的改變外,也讓我瞭解到人真的不能自我設限,一直以來我對眼鏡的要求不外是輕量化,最好是輕到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一直都是戴鈦合金或純鈦的金屬框;鏡面和框面要小,最好是無框的,簡單的說就是眼鏡對我而言只是看清楚東西的必備品,如此而已,小鏡面和無框則是儘量減少眼鏡對我外型的影響,也就是我每天時時刻刻的在使用它,卻好像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的那種感覺。
現在戴的這付眼鏡則完全相反,它是厚實的塑料框、它框面較大、它甚至是玳瑁也就是龜殼紋路,我想在此之前我對於玳瑁的印象就是老阿媽的廉價太陽眼鏡才會有的眼鏡設計,沒想到戴了這付眼鏡後完全顛覆了之前的刻板印象,我喜歡它厚實溫潤如美玉般的存在感,我喜歡它略大的框面設計(我想下一付會再配更大框面的款式),我喜歡它那獨特(每一付都不一樣)的玳瑁色澤紋理,我想我可以體會為什麼會有人瘋狂迷戀豹紋了。
最後補充一些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職人」
職人指的是日本人從事手工或者某種傳統專業技能,都稱為「職人」。以往職人大多是代代相傳,重視第幾代傳人的身份,職人也以專業技能自豪,並對自己技能有著精益求精的執著。
「賽璐珞」「セルロイド」「Celluloid」在中文維基及網路找到的說明:
賽璐珞(來自英語:Celluloid)是合成樹脂的名稱。是歷史上最古老的熱可塑性樹脂。以硝化纖維和樟腦等原料合成。代表性製品為桌球、人偶等。
因能夠簡單成形,它被做為象牙的替代品開發。缺點為其極易燃,有著經過摩擦等容易發火的不耐久性,因此現在已經鮮少使用。
於1856年由英國人亞歷山大・帕克斯(1818-1890)發明。於1870年由美國製造公司的登錄商標時被命名為 Celluloid (賽璐珞)。於1880年代後半起,賽璐珞被用做乾板的替代品,當照片膠片使用。
賽璐珞一種硝酸纖維塑膠,1869 年便由美國人所發明,並應於各種日常用品之中,其特性是質地綿密堅硬但加工塑型及上色不易。且賽璐珞板料在染色之後,需放置3至5年讓它出水穩定,高級品甚至要靜置10年去「養」,這樣的特性自然慢慢受到市場的排斥,所以歐美多半是以新的技術去開發出像是醋酸脂之類的新板材取代,以求在產量和色彩上能有所突破,但日本人卻堅定地保留了這項技藝,因為塞璐珞不易塑形,經由手工慢慢打磨出來的鏡框,因為其綿密而堅硬的特性,不論是光澤、切面和潤度,和機器大量生產的鏡框真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而那種內歛的神采,如果你用心去感受,會發現唯有這樣的材質才真的能展現達人技藝的奧妙所在。
其中解釋的最清楚的是以下這篇在網路流傳已久的文章:
賽璐珞是一種類似塑膠,卻比塑膠更早發明的化學材料,由硝棉與樟腦混合加熱、加壓生成,由於賽璐珞有著硬度強,密度高,透明度佳ㄉ特性,在十九世紀末時即是一種用途頗廣的材料。可是賽璐珞卻也有著許多的缺點,例如:笨重、可塑性低、染色不易、待料時間長、製作不易,其最大ㄉ缺點是它ㄉ易燃性。所以在60年代歐洲眼鏡製造商全面禁用此材質而改為醋酸纖維(Acetate)使用之後,全世界就只剩日本是唯一還持續使用賽璐珞材料製造眼鏡的國家了。正因為它的特殊的質感與光澤,以及日本一些老師傅的堅持,相對的將這個材質鏡框發揮到頂點,同樣的,也正因為賽璐珞的缺點,使得在生產過程中都必須經由人工處理而無法大量生產。
一般來說從裁板,修型,10小時的框面拋光、上丁番(鉸鋉)、接鼻頭、去雜質、精磨、整型、修尾、到出廠,所有流程都馬虎不得,其中一環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步驟就是去雜質,就是將賽璐珞的鏡框泡在加溫的丙酮劑裡數秒把鏡框內的雜質去除以增加它本身的透明度與光澤(這也是為何真正的賽璐珞框會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 因為2者都是屬於高揮發易燃性的原料,通常會發生火災也都是在這個步驟,也因為製作手續的繁雜,所以每一家賽璐珞眼鏡工廠最高月產量也不過200~300 支左右。
「正義作」
【正義 作】生於日本昭和十三年(1938年),擁有五十多年的製鏡框經驗,其品牌【正義 作】已成為日本國寶級鏡框職人的地位。【正義 作】師傅一直嚴守以最傳統工藝,利用全球最大的賽璐珞製造商『金子』所提供五年以上時間處理的賽璐珞板料來製造手作眼鏡。
另外,【正義 作】師傅的手作眼鏡亦十分著重耐用度。【正義 作】的眼鏡絕對比一般造法耐用,至於鏡外框的兩棵鍋釘及圓點亦是由人手加工而成的。所以【正義 作】的製成品是值得永遠收藏。而實際上這位老師傅已於2008正式退休了。
「玳瑁」
玳瑁是屬於海龜科的一種海龜,是玳瑁屬下唯一一種,玳瑁的外形與其他海龜大致相似,玳瑁的甲殼上有美麗而又色彩斑斕的花紋,是一種名貴的寶石,可作為首飾、雕塑等飾品的原材料,高貴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長壽的象徵,享有「海金」之稱。玳瑁工藝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工藝水平在唐代已達到頂峰,日本的玳瑁工藝也受到了中國的影響。
0 意見:
張貼留言